工厂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心得,车间现场管理改善知识。
现代管理学对现场管理的定义是: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,包括人(工人和管理人员)、机(设备、工具、工位器具)、料(原材料)、法(加工、检测方法)、环(环境)、信(信息)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、组织、协调、控制和检测,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,以达到优质、高效、低耗、均衡、安全、文明生产的目的。
虽然现场管理只是“精益生产”系统中的一项管理工具。但专注推行也能使其收效显著,成果不仅体现在物流有序、定置规范、标识醒目等定性的变化,也体现在故障率降低、维修费用减少、资金盘活等定量的效益,现将模式简介如下:记住四个数字1-5-7-3!
一个管理铁三角
1个管理铁三角,即制度、标准、机制。
1、制度
制度是推进现场管理的纲领和基础,必须首先明确现场管理的目的、原则、组织机构、职责分工、检查考评办法等系统内容。
2、标准
标准是衡量现场的尺度,必须结合本单位车间的实际,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优化、完善,而不是简单照搬照抄公司下发的文件。
3、机制
机制是要正确的引导员工的动机,使做得好的受表彰,做的差的受处罚,真正建立起尊重人才、尊重成果、尊重价值的管理氛围。
五种活动
五种活动:OJT(现场教导)、OPL单点课、OPS(提案改善)、知识竞赛、成果交流。
1、OJT(On the Job Training现场教导)
有效开展和提升现场管理工作过程中,主管和督导员对下属尤其是新员工必须到现场进行手把手的指导。《人间正道是沧桑》里面董其昌说的那七条训练新兵的规则正是OJT的实践创新:“一我做给你看,二你做给我看,三讲评,四我再做给你看,五你再做给我看,六再讲评,七你再做。
2、OPL(One Point Lesson单点课)
可以通过单点课形式对员工进行现场管理的理念、方法、工具、基本知识的有序培养。
3、OPS(one point sugges提案改善)
发现问题是找到差距的开始,消除浪费是精益生产的核心,而改善是精益管理的精髓,所以必须真正调动全员持续查找现场问题及时进行改善。
4、知识竞赛
良好的氛围对固化现场管理和引导员工参与作用非常大,要定期开展6S、TPM、专业技能为主题的知识竞赛、演讲比赛、摄影比赛等,激发员工活力和热情。
5、成果交流
坚持定期开展现场改善、创意亮点、知识管理、独门绝招等交流活动,可以极大的促进员工学习、参与、创新热情,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实现双赢,交流包括成果发布和现场参观两种形式。
由于篇幅原因七种方法以及三个指标下次分享,文章由文思特小编整理分享,欢迎关注文思特管理咨询的咨询项目和培训课程!
文思特官网:http://www.win-starcn.com
咨询热线:010-57133396